第43章
字體大小:
很快,皇帝身邊侍候的大太監,便命眾人坐下。
於是,鬱暖也跟著鬱成朗一道,默默坐在很後頭的角落裡。
崇北侯府的正廳很寬闊,以四根粗柱頂梁,再往上並不平整,而是照著頂部的樣式鏤空出來,拱形雕花淋漓凸顯出富貴大氣,整個正廳節節交攀高,寓意吉祥。
鬱暖去過一趟太後的慈壽宮,覺得和那頭的格局還是有些相似,或是說,和宮殿的格局都很像,隻是改良縮小罷了。
她忍不住為崇北侯點根蠟。
他看著皇帝從小到這般歲數,大約是以功臣兼長輩,高人一等的心態看皇帝了。
故而,也難以說有什麼尊君之心,大約覺得自個兒怎樣都是應當的,並無任何不妥。
有了曾經的功勞,他便要按著小皇帝的腦袋,叫他尊重自己,又有什麼不對?
然而皇帝,早就不是甚麼十幾年前的少年人了。
原著中提到,他從少年時,就學會用率直和赤子之心,麻痺誤導他欲鏟除之人,故而,崇北侯很有可能被蒙蔽了多年。
隻是當初無論是皇帝,還是姜太後,背後都沒有什麼賴以依靠的勢力了。
皇帝隻有十歲不到,尚且不能親政,太後的母家早就樹倒猢狲散,老一輩入獄慘死,年輕的孩子尚未長成,恰是青黃不接,良莠不齊的時期,其餘臣屬各懷心思,隻得慢慢馭之,不可操之過急。
這使得他們不得不臥薪嘗膽,即便明面光耀似晨星,背地裡的鑽心之酸無人能曉。
他即便為皇,也難以過得舒心隨意。
鬱暖坐在柱子的陰影裡,垂眸雜七雜八的想著事情,心情莫名悠長復雜。
她卻又有些天真的安然,躲在陰影裡頭,應該就沒有人看見她了吧。
Advertisement
上頭人說的什麼話,她接皆習慣性地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崇北侯恭敬道:“陛下能光臨臣的壽宴,實在蓬荜生輝,榮幸之至,臣敬陛下一盞。”
隻聽他講話的語氣,鬱暖實在聽不出他背後搞的那些,貪財攬權的小動作。
皇帝修長的手指,摩挲著杯沿,看著崇北侯仰頭飲盡,卻紋絲不動,慢慢說道:“秦正罡。”
崇北侯一激靈,在下頭微仰起頭,對上年輕的皇帝審視的目光。
乾寧帝的眼睛沉冷深邃,看著崇北侯仿佛因著吃酒而赤紅的雙眼,優雅輕勾起唇角。
他淡淡道:“你是兩朝老臣,自先皇時,便輔佐江山社稷,鞠躬盡瘁,忠勤持守,是為朕之重臣。”
崇北侯沉沉舒氣,他不曉得皇帝想說什麼,隻能跪下懇切道:“這是,身為臣子的本分,陛下折煞老臣了。”
皇帝好像沒看到他跪下,又接著,慢條斯理,低沉道:“朕一向聽聞,你好酒若痴,故而,朕望你少吃些酒,利脾髒潤六腑,也好,頤養天年。”
崇北侯的冷汗從脊背流下,雖還是有些摸不著頭腦,卻終於松了口氣。
隻覺自個兒似是被從高闕之上拋擲而下,冷汗淋漓,踏在地上的雙腳都軟綿綿的。
他趕緊拜謝,並發誓,有陛下誡言,有生之年,臣起誓再不飲酒。
年輕的天子看著他,不置可否,方才的寒涼沉鬱的審視,似是崇北侯的錯覺。
崇北侯又道:“陛下關心臣,乃是臣的福氣,臣這餘生,即便為您死去,也算是值當了。”
皇帝似是感嘆,寡淡道:“崇北侯,實在堪為群臣典範。”
崇北侯似乎,又找回了原本的感覺,想了想,試探道:“臣不過是盡本分,隻今日忠國公不曾來,不然若有幸得見陛下,他定然,也會說同樣的話。”
崇北侯說話這話,鬱暖便見,鬱成朗的脊背緊繃起來。
她不由有些感嘆,生活不易。
大家都不容易。
皇帝沉吟一下,緩緩道:“忠國公,為何不來赴宴?”
他的語氣很平淡,沒人聽得出他是什麼意思。
然而,鬱成朗身為忠國公唯一的兒子,肯定不能裝作沒聽到。
於是隻好起身,拜倒道:“家父今日不曾來,是因為崇北侯爺的生辰,恰恰好,是鬱家外太祖爺爺的祭日,隻為著全了與兩府之交,才特特派了臣來,為崇北侯祝壽。”
鬱成朗一走,鬱暖就覺得,自己仿佛像是蚌肉一樣,暴露在旁人的視線之中。
皇帝並不看她。
她隻垂著脖頸,模樣平靜。
太祖爺爺的祭日,這種理由,還是非常扯淡。
忠國公的外太祖爺爺,也不曉得多少年前的事體了,誰還能去查出來不成。
況且,把人家侯爺的生辰,比作外太祖爺爺的祭日,聽上去仿佛沒什麼不對的,但又非常……過分,像是在隱隱咒人崇北侯怎麼不去死。
皇帝沒什麼表情,慢慢道:“退下罷。”
崇北侯對上忠國公,尚且還能把持住暴脾氣,對上鬱成朗,簡直像以手臂尻爆他的頭。
於是他連忙抱拳道:“陛下,您聽鬱家小輩說的。這麼多年了,臣過生辰次次都請鬱頌,他次次不來,趟趟都有借口。”
“甚麼老母親病了,腰酸胳膊疼,南華郡主要生產他呼吸不順,家裡鐵樹開花忙著觀瞻,甚至還侮辱臣的宅子晦氣,來了怕招惡!臣從前可不曾與他計較,隻今日您在這兒,臣!非得求您做主!”
崇北侯說著,一撩下擺,就這麼直挺挺跪了下來。人雖年老,氣勢厚重洶洶。
鬱暖隻覺得這老頭真的很煩人啊。
要找忠國公算賬就去嘛,可是現下,這正廳裡,可是隻有鬱成朗區區一個小輩,這算什麼?
崇北侯跪在地上,汗水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他沉住氣。
他是在試探,皇帝的態度。
若還是如同,從前一般,拿他當長輩敬重,自然會妥當發落了忠國公,不說要把鬱頌怎麼著,但態度還是很重要的。
十年前,文臣左讓不敬他,少年皇帝便使太監,把那個鐵骨錚錚的文臣,活生生打死了。
那一聲聲泣血的叫喊,少年天子卻似是不曾聽聞,神情淡漠。
崇北侯在一旁,看的既是安心,又是欣慰。
即便他沒篡位之心,看見皇帝如此,卻也很是滿意。
雖不必被按上挾天子的罪名,靠著皇帝身為晚輩的自覺,他仍得享那份尊榮。
那個文臣啊,死了好多年了,家人如今顛沛流離,渺若蝼蟻,就是因為他參了自己,又在大庭廣眾之下,怒斥自己的罪過。
這就是和他作對的下場。
皇帝那時候,年紀還小,不過十五六歲,心機淺,說話做事都率直。
若陛下當真對他頗有積怨,定然會順杆摸索,把左讓列出的條條罪責,都以雷霆之勢一一核實。
可是皇帝並沒有。
他全然相信崇北侯,甚至不惜為了讓那個文臣停止汙蔑,使太監把他拖下去,庭杖八十,以儆效尤。
其實,打到三十多下的時候,左讓的五髒六腑,早就爛了,喉頭哽咽著要說話,血沫流了一下巴,卻還是死得透透的。
皇帝卻隻是眉目平淡,甚至還微笑著道:“如此,便無人敢汙蔑崇北侯了。”
崇北侯看著高高在上,身量修長的少年,還有那溫和誠懇的神情,心中又暖又酸。
他從那時起,便開始放下心中的戒備了。
皇帝不是個昏君,隻是過於孺慕自己,這並不是多大的過錯,他隻是知恩圖報。
崇北侯受之有愧,但卻也甘之如飴。有皇帝的偏袒,一時間,崇北侯的名號,竟比太後的懿旨還要靈醒。
今次,對上的不是個毫無根基的文臣,卻是世家中的領頭者,忠國公鬱頌。
鬱氏一族,盤根錯節,乃是本朝少有的百年世家了,除了延續世家的清雅品格,更有勳貴的顯赫權勢,甚至與西南王沾親帶故,雖並不似崇北侯這般隻手遮天,卻穩如磐石,家族關系極復雜緊密。
當年,若要尋出哪個家族,與崇北侯分庭抗禮,定然是鬱家。
現下發生的事,已不能使崇北侯再有信心,皇帝會為了他這個長輩,做出把忠國公世子杖責致死的選擇,這也並不實際。
但皇帝,至少能懲戒一二,以儆效尤,這般,他十幾年前扶持他上位的心血,也不算白費。
皇帝便,也算是個知恩圖報的人。
然而,皇帝卻有些漫不經心,啜了一口酒,仍是帶著與當年無異的溫和微笑,好奇道:“那麼,崇北侯,欲如何呢?”
鬱暖在下頭,卻隻覺有些顫慄發冷。
在座的所有人,可能都沒她這麼了解戚寒時。
他這樣微笑起來,給旁人的是平易近人的溫和之感。
給她的,卻是那種山雨欲來的逼仄,和陰冷。
總之,就是,笑容逐漸變態。
她覺得不太好,畢竟,鬱成朗待她很好,也很照顧她。
她不曉得,皇帝會怎樣。
於是,鬱暖便動手,扯了扯鬱成朗的衣裳,想叫他盡量沉穩些。
對上男主,她也隻能這般求了。
男主欣賞臨危不懼的姿態,即便被用匕首一點點割開血肉,也微笑起來的鎮定。
遇上這種人,他一般會稍微仁慈一點。
跪地求饒強詞奪理痛哭流涕,這些都不行的,隻會令他更輕視冷漠。
皇帝撇了一眼鬱成朗,卻見暗處,有一隻黑黑的小手,扯了扯鬱成朗的後擺。
熱門推薦

我死後的第三年
"我愛了沈翊八年,他吊了我八年,甚至在答應和我在一起後,就光速和我表姐曖昧。 終於,我死後第三年,他開始四處搜尋我的消息,甚至還戴上了那塊我送他的手表。 可我已經和腹中的孩子一起,死在了最後一次去挽回他的路上。"

暮雲煙
"太子快死了,國師選中了我家女兒去陪葬。 得知消息後,父母幫著阿姐和我的未婚夫連夜私奔。 所有人都嘆我可憐,命不由己。 我卻歡喜極了。 因為這每一步,都是我算計好的。 偏心的父母、狠毒的阿姐以及負心的未婚夫,終究都隻是我爬上權力巔峰的墊腳石罷了。"

貴妃她心狠手辣
"我是個貴妃,能聽到皇帝的心聲。 上一世,我順著皇帝的心聲,事事滿足他的心願。 本以為能加官進爵,撈個皇後當當。 結果,皇帝是個賤的。 敬酒不吃吃罰酒,愛上了宮外的漁家女。 力排眾議,封了她當皇後。 還怕我傷害他的皇後,提前賜死了我。"

重生我不為繼
"長姐生來貌美,體態嬌弱,不單家中將她奉若至寶,就連姐夫都把她捧作明珠。 即便長姐入門之後,不好生養、不善持家、不敬公婆,隻一味眷戀著風花雪月,也不曾苛責一句。 然而這一舉,卻害慘了闔府的姐妹。 遍京城無人敢娶,無人敢要。 匆忙之際,爹娘隻好草草將我嫁給別人做了繼室。 可憐我辛苦養育繼子長大,到頭來卻是病入膏肓,草席一卷,被遠遠扔去了亂葬崗。 繼子不願我與他父親同葬,而我的夫君到死心裡都隻有他那位白月光前妻。 重來一世,我絕不會再受此奇恥大辱!"

替嫁庶女嫁對郎
"我心悅長姐的未婚夫婿多年。 他瞎眼後,我代替長姐出嫁,終是得償所願。 長姐說:「他雖瞎,但家財萬貫,配你一介庶女綽綽有餘。」 可後來他不但治好眼疾,還成了萬人之上的丞相。 長姐尋來府上哭的梨花帶雨。 「沈郎,你曾說這一生非我不娶。」 當初棄若敝履,現在卻要來和我搶夫君?"

分手不分贓
"我綁定了分手不分贓系統。 跟影帝男友分手後。 第一晚,我去他家偷我倆養的狗。 第二晚,我偷了一模一樣的情侶杯。 第三晚,我對買給他的貼身衣物蠢蠢欲動…… 可沒想到,影帝前任剛好在錄制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