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書名:徽夢 字數:4191 更新時間:2025-02-28 16:44:04

字體大小:

16 18 20 22 24 26 28

我是徽州最大的皇商。


及笄那日,有人登門想娶我:「瑾姑娘,你的萬貫家財怕是守不住的。」


我還未說話,鄰裡幾十人已經抽著棒子衝出來了。


「想強娶我徽州的姑娘,做夢!」


1


我生在徽州。


傳言說:「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四五歲,往外一丟。」


窮鄉僻壤的地界上,養活一個半大小子很難,養一個小嬰兒更難。


肇慶十六年凜冬,阿爹阿娘吃不起米,養不起三個娃娃。


我大哥生得文秀,能讀書識字,阿爹舍不得。


我阿姐嘴甜,最是機靈討長輩歡喜,阿娘舍不得。


隻有我,剛出生的醜嬰兒,什麼也沒有,扁著嘴,號得不知天高地厚。


爹娘狠狠心,打開大門將我丟了出去。


臘月裡,娃娃在外頭不過一刻便凍死了。


外頭有個和尚將我接個正著,罵道:「好個懶漢婆娘,剛生出來的娃娃怎麼說扔就扔!」


阿爹悶悶道:「家裡窮,養不起,不如叫她別來了為好。」

Advertisement


和尚說:「我看你這娃娃面相清奇,將來似有富貴之相,應能為官做宰,你不如留在家裡,給口水喝,不背殺孽。」


徽州人不信佛、不信道,晥地崇儒,外來和尚說的話,又怎麼會相信呢?


阿爹阿娘拿打棍子把和尚打了出去。


和尚一邊「哎喲哎喲」地閃躲,一邊訴苦:「我一個和尚,就是收下娃娃也養不活呀!你們還不如找個好人家,將她送了為好!」


阿娘怒叱道:「哪裡有人家要這個醜娃娃哦——」


忽然。


隔壁緊閉的木門「嘎吱」一開,走出來個清瘦的女子。


阿青嫂說:「我要。」


2


肇慶十六年的冬天,又冷又長。


阿青嫂起初還能賣豆腐,後來人沒錢了,都不吃豆腐。


豆腐、豆皮、豆餅都不吃了。


人們開始啃地裡的莊稼,開始捉樹上的蟲子吃。


我是三月的奶娃娃,每日「嗷嗷」著要喝米湯。


米,在徽州是稀罕物。


地裡長莊稼是米,要有平整的沃土才算是地。


可徽州七山二水一分田,刨去人們依山而建的房子,剩下的才是地。


阿青嫂寡居在家,沒有兒子,沒有女兒,隻有一畝不長莊稼的荒地。


為了給我喂米湯,她幾乎早出晚歸。


饒是這樣,還有闲漢調戲她。


「阿青,你沒有丈夫,還能生出個娃娃啊?」


阿青嫂掃了眼隔壁的我爹:「孩子不是我的。」


阿娘十月懷孕,肚子根本藏不住,鄰裡鄉親都盼她再生個兒子,誰料呱呱墜地的是個女嬰。


見狀,也都明白了。


阿娘面上過不去,惱怒地撕著笤帚皮:「不過是個醜娃娃,誰要便給誰,我才不稀罕。」


阿青嫂淡淡地拿著撥浪鼓逗我,頭也不抬道:「外頭和尚說了,我家阿瑾是要做大官的,將來有出息了,有人別跑過來又哭又鬧。」


「怎麼會!」阿娘跺腳咬牙道,「這個丫頭要有出息,不如叫皇天掉下來,叫老墳塌掉,叫我名字倒著寫!」


這話剛撂下,方才晴朗的天氣忽然陰了下來,狂風大作。


旁邊的嬸子嚇了一跳,連忙拉我娘的衣角:「兆蘭,這話可不興講!」


阿娘也有些怔住了,憤憤地瞪了我一眼,轉身回家了。


「邪門!」


她們走後,阿青嫂把我綁起,生疏地背在身上。


她愛憐地撫了撫我的臉頰,沒說什麼。


夜裡,甲長家的小六子忽然奔了過來,在門外大聲道:


「青嫂,今天晚上下大雨,山上老墳被衝了下來,你帶著小瑾哪也別去!」


聞言,我非但不害怕,反而「咯咯」笑了起來。


阿青嫂正在搖織機,見狀,也笑了一下。


她冷肅刻薄的面相此時有些溫柔。


「好,我們哪也不去。」


3


自從那天老墳被衝了下來,村裡的男人們又要去應徭役了。


我阿爹若不去,我大哥就要去。


阿爹看了看文弱的大哥,又翻了翻他寫字的手,一咬牙赴役了。


「文盛,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咱們家光宗耀祖的擔子,可都在你身上了!」


我大哥點了點頭。


可我經常在阿青嫂的房子聽見他的夢話。


夢裡,他喊著天香樓的小桃紅,喊著窯子裡的女人。


大哥隻管讀書,有他自己的一間屋子,不似阿姐跟著爹娘睡。


他的夢話,隻有阿青嫂和我能聽見。


每次他要說夢話了,阿青嫂都拿衣服捂著我的耳朵。


阿爹去應役了,阿姐要織布給大哥掙墨錢,家裡隻有阿娘能種地。


她頂著日頭累得老眼昏花,忽然見到一個人影站在跟前,以為是我阿爹回來了,沒抬頭便罵道:「你個死冤家、老沒良心的,在外快活,都累死老娘了!」


誰知,竟是面色焦急的甲長。


我娘傻眼了,才發現罵的那人穿著官服。


顏色雖不打眼,但布料卻是一等一地好。


甲長咬牙道:「傻佬,這是我們縣裡的教諭汪大人,此來頒發貞節牌坊的!」


阿娘見惹了大禍,兩眼一翻便暈了過去。


好在,那汪大人隨和,沒有和她置氣,頒發了貞節牌坊便走了。


那牌坊,是給阿青嫂的。


族裡不傻,朝廷有了新風,便給她也申了一個。沒想到其他的都沒批下來,狀元坪村倒隻有阿青嫂一個。


汪大人臨走時,還留給我一個小小的毛筆。


他勸阿青嫂:「凡事須得向前看,你如今還有一個孩子,便好好過日子吧。」


阿青嫂沒有解釋,隻是把毛筆收了起來,拿布緊緊裹著。


倒是阿娘,因著不識趣,被村裡人笑稱為「攔詔豬」。


鄉野間沒有新鮮事,貞節牌坊這樣的大事,大家不敢開起門來說。


隻有阿娘這樣一樁醜事,能被大家津津議論著。


剛好她又姓朱,家中勢力亦沒有多少,便被大家戲稱「攔詔豬」。


如此,阿娘的名字便倒著寫了。


她約莫也是回味出了什麼,剛好碰見我爹回來,兩人關起來嘀咕了半天。


第二天,我娘開門潑了一盆水,帶著一個竹編盆來找阿青嫂了。


「阿青嫂,多謝你這幾日替我照顧小女兒,我家日子也過得寬裕了,總不能叫孩子給別人家養著,如今也該還回來了,你說是吧?」


4


阿青嫂笑了笑:「蘭嬸子,你當初可不是這麼說的。」


「算我反悔了,行吧。」阿娘不耐煩道,「我家男人總嘟囔著還是女兒貼心,明裡暗裡想叫小瑾回來。你放心,等她回來了我也不會讓她不管你的,認你做幹娘,老了也是管你養老。」


「我家老大是個讀書郎,將來看著能做大官,你就放心吧!」


阿青嫂笑笑:「話說得好聽,可我不信。」


「你不信!搶人孩子是要遭報應的,你家死鬼和我家男人可是同出一族,你就不怕方家找你麻煩?」


阿青嫂淡淡道:「那就讓他們來。」


阿娘不服氣,咬牙一跺腳。


來日,便是方家祠堂裡見了。


阿娘是方圓十裡最能口舌的,見了族長一哭二鬧,直叫一群男人瞠目結舌。


可最後族長也隻是攙扶起她,嘆氣道:「你和德銘還年輕,還能再生,族裡知道你的委屈,明年再給你二畝田,文盛的墨筆費用也全包。隻是小瑾,你就不要再要回去了。」


阿娘傻眼了:「我自己生的閨女,怎麼要不得?」


「話是這麼說沒錯,不過葉青的貞節牌坊是縣裡嘉獎下來的,她隻向族裡提了一個願望。」


「什、什麼……」


「她隻要這麼一個女兒,便一輩子寡著,換你,你能做到嗎?」


阿娘咬著下唇,悶悶不作聲。


來日,她再也沒提過要回我的事情了。


隻是每每都要把阿姐打扮得娉婷好看,從我家門前路過,扭著腰肢給阿青嫂和我看。


阿娘恨恨道:「跟著個那樣清湯寡水的娘們有什麼好,我要叫那小東西將來知道懊悔!」


而我。


我漸漸長大,叫阿青嫂一口米湯一口豆腐養得臉上泛起肉來。


我不像小時候那樣醜了,而阿青嫂的臉上也泛起了淡淡的笑容。


方家族裡的阿公來看我,都說我是個有福氣的娃娃。


隻是他們也嘆氣:「可惜,是個女伢子,阿青你要也不要個兒子!」


阿青嫂隻是搖搖頭:「我不傻,我撿了小瑾是要享福的。你們等著她將來帽插官花、腰佩直裰、三頭大馬地來接我吧!」


旁人都說阿青嫂腦殼壞掉了。


隻有我知道她說的是真的。


我三歲時,地裡的莊稼又返青了,阿青嫂俯身問我。


「小瑾,你想讀書嗎?


「讀書?讀書是什麼?是像哥哥那樣寫字、念話嗎?」我奶聲奶氣地問。


「不是。」阿青嫂搖了搖頭,「讀書,是為了明理,是為了你將來不被兵丁欺負、不被官吏瞞壓,是為了你從田裡莊頭走向天子面前。」


「那,我要讀書。」


然而。


就在我去學堂的前一天晚上,阿青嫂忽然病倒了。


隔壁的金二嬸來照料她,指揮我小小的人兒忙得前前後後。


阿青嫂在床頭上虛弱地睜開眼:「你別累著,小瑾。」


金二嬸很不客氣:「你拾了個孩子回來養,不就是想有人幫襯你麼?


「我徽州的娃娃,從小三五歲就要開始學做飯,七八歲就要會織布,你這樣寵著她,小心將來嫁不出去。」


阿青嫂搖頭:「嫁人?到最後也就是過你我的日子罷了。」


金二嫂頓了下,不說話了。


可是隔日,她仍然來忙活張羅。


我阿娘覷了半天,也摸索著送來一筐鮮菱角。


她叉腰道:「這是我家吃不下剩了的,你可別多想!」


阿青嫂沒說話,把菱角剝了,喂給我吃。


她生病了,聲音很啞:「你阿娘攏共也就這麼半畝水塘,種的菱角自己也舍不得,你多吃些吧。」


又過了幾日,阿青嫂的病好了。


無論金二嫂怎麼勸,她仍堅持送我去讀書。


她從茶壺壓著的桌上找出一把鑰匙,插在舊舊的碗櫃匙孔裡。又從藍花包布裡找出一個匣子,那是她當年的嫁妝,被擦洗得幹幹淨淨。


她從那個匣子裡,把所有的銅錢、碎鈔、銀粿子,都換成了墨與紙。


她攙著我的手走向德啟公的舊宅,從此走向我的一生。


5


德啟公是績溪搬來的。


聽聞他官做得很大,老了卻要頤養天年,於是在狀元坪村定了下來。


德啟公的宅子很大,是足足三進的徽州民居。


裡面有假山、花草,還有高高的馬頭牆。


德啟公在屋子裡頭教人讀書,我和阿青嫂路過時總能聽見琅琅的讀書聲。


那些讀書的總是男孩子,後來卻又多了一個我。


原因是阿嫂和德啟公談了好半天。


那時,我蹲在天井前,數著地上的螞蟻,有個男孩子路過。


涼風漸起,他的衣裳卻很單薄,人像一枝清挺瘦長的竹。


他問我:「你蹲在這裡做什麼呢?」


我說:「我在看仁、義、禮、智、信。」


「仁義禮智信,是你給這些螞蟻取的名字麼?」


他是很聰明的。


旁人聽了我的話,隻知道嘲笑我傻,他卻一下子明白了。


我很滿意,點了點頭:「是的。」


他笑了,熠熠生輝:「刁鑽。」


後來,我知道他叫葉銘臻。


讀書的時候,我的小書桌就擺在他的後頭。


德啟公叫他「博如」,讓他教我讀書。


他很聽話,一一照做了,可我卻從課桌的縫隙下看見他打了補丁的衣裳和破爛的草鞋。


他和我一樣,都很窮。


可我有阿青嫂疼愛,阿嫂雖然明面上不說,卻會給我扎好辮子,把唯一的雞蛋讓給我,冬日裡給我做棉衣,夏日裡給我在井水裡撈甜瓜。


葉銘臻的母親待他並不好,隻是希望他讀書做大官,好為自己掙诰命。


天寒地凍,別人都回家去了,隻有他仍守在書堂裡。


德啟公隻管他讀書,不管他的生活起居。


我那時不懂,隻知道他的手指永遠是凍得紅彤彤的,像地裡的蘿卜。


葉銘臻也隻吃蘿卜。


也許是他家的地不大,種的糧食全都用來交租了。


我路過他家時,察覺那是一棟小小的茅屋。


下雨刮風,茅屋的頂子便飛了。


金二嬸在私底下悄悄跟阿青嫂說了:「臻小子的族裡不像話,欺佔他們孤兒寡母的,不僅佔了一百二十畝上好水田,還把他們娘倆趕到了後山破屋裡。」


阿青嫂是外頭嫁來的,卻深知宗族的厲害。


徽地四面環山,地形保守,宗族獨大。


外來的和尚念經不好使,這地方亦是如此。


生活在一府六縣的人們以姻親關系連蔓連枝,有志者四方打拼,待到暮年回歸鄉梓,變為經營地方的富家翁。

熱門推薦

早知道你兄弟這麼帥就不跟你談了

早知道你兄弟這麼帥就不跟你談了

"真心話大冒險上,我問男友: 「如果你遇見了一個比我更年輕,且喜歡你的女孩,你會怎麼做?」 男友低頭看了一眼身側的學妹,毫不猶豫回答道: 「你說呢?當然選擇更年輕的那個了。」 「你怎麼突然問我這個問題?該不會以為我會選擇你吧?」 「姜兮,人總要有自知之明的。」"

在朝與在野

在朝與在野

在不熟悉的人眼裡,我們兩個是勢均力敵的一對夫妻。在朋友眼中,我們簡直是緣起校園、兜兜轉轉在人生關頭重逢的偶像劇劇情。在我媽眼中,他是完美的女婿。我們都是所謂的名校畢業,我海外博後回國在高校教書,現在有個副教授的頭銜;而他家世極好,在省政府核心部門年紀輕輕已經身居高位,可謂政治新秀,好風憑借力,前途一片光明。

救贖偏執反派後我和他BE了

救贖偏執反派後我和他BE了

"我綁定了系統,成功救贖了偏執反派。 他甘願為我放棄殺戮,成為一個溫柔自持的正常人。 我們甜蜜恩愛,像是童話中的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直到那一天,女主回國。 他平靜無波的眼眸頓時變得躁動不安。 我才知道,不是他被我改變了。 而是他的偏執和瘋狂,從來不是為我。"

婆婆被附近商家拉入黑名單

婆婆被附近商家拉入黑名單

"婆婆從老家過來後便被附近所有商家拉入黑名單,但凡是她所到之處就沒有不講價的。 十塊錢六根的玉米,她硬是磨上兩小時隻給人家一塊錢一根。 買魚蝦的時候,要求去頭去尾的稱重,否則就要打投訴電話舉報。 附近的商家看到她就像瘟神一樣,忙躲避收攤,寧願不做這個生意了。 可沒想到,婆婆竟然跪在他們的車子面前大聲哭喊道。 「你們不能這樣啊,你們要是不賣給我菜,回到家我會被兒媳婦打死的啊!」"

暴戾太子很柔弱

暴戾太子很柔弱

"京城十個未嫁女,有九個半想嫁給寧國公世子。 我是餘下的那半個。 也是他不得不娶的痴傻青梅。 太後壽誕。 他縱容愛慕者汙蔑我偷吃壽桃。 「口脂妝容都花了,這是沒把太後放在眼裡啊。」 上位者震怒。 我委屈地將手指向太子:"

今生不悔

今生不悔

"今生不悔 我做了一個夢。 上輩子,我和鄭柯是夫妻。 我倆攜手一生,一起死在了八十歲那年,真正意義上的白頭到老。 而現在,我看著床頭沉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