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書名:逢花瘦 字數:3513 更新時間:2025-08-25 15:34:56

字體大小:

16 18 20 22 24 26 28

 


潘順兒拉住她,取來自己的鬥笠,為宋姚氏穿戴好。


 


「這時節的雨還帶著寒氣,若咳起來百日都不得好,三伏天裡有的罪受。便為了你家一老一小,姐姐也該多顧惜自己才好。」


宋姚氏大大咧咧一笑,「也是了,我家元寶睡覺輕,我若咳起來,才該擾醒她了。」


 


話鋒一轉,反問潘順兒:「那你呢?你現在又為誰顧惜自己?」


 


腦海中又閃過許多故人的面龐。


 


不知世上有沒有一種藥,可以讓人忘記痛苦的事,隻記得快樂的事呢?


 


快樂可真像廖婆子作假的紅糖啊,付出十分得到八分,進嘴時甜一刻,往後再也抓不住、看不著。


 


潘順兒隻得搖搖頭:「我不為誰,就為我自己。」


 

Advertisement


8


 


原以為隻是一場過路雨,沒想到淅淅瀝瀝綿延了三天。


 


馮婆子被行刑前,宋姚氏歸還了鬥笠。


 


潘順兒便將自己裹了嚴實,拎著一包槐花糕去刑場。


 


紅糖放得比面多,小小的槐花像芝麻粒。


 


行刑前,馮婆子有碗斷頭飯,潘順兒什麼也不說,隻將槐花糕扔到馮婆子的面前。


 


馮婆子跪著,艱難地將頭杵在地上,咬了一大口槐花糕。


 


三日光景,頭發幾乎全白了。


 


嗓音也更蒼老了:「真甜啊,甜到膩心頭了。」


 


咳了一陣,馮婆子猛地扭頭凝視潘順兒。


 


咧嘴一笑,像慈母端詳孩子:「我的兩個虎娃,就愛吃這麼甜的槐花糕。」


 


這是馮婆子的最後一句話。


 


沒頭沒尾,卻是她的落幕。


 


而後絞刑斷頭,人人都拍手稱快。


 


潘順兒僱了趙二聾子來幫忙收屍,墳頭設在人嫌狗不愛的陰溝裡。


 


沒得辦法,這樣的人,原本活該暴屍荒野的,即便要埋,也絕不準埋在大伙的墳圈子裡。


 


大家都是可憐潘順兒,這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著她給馮婆子收屍。


 


趙二聾子從來不和潘順兒說話,倒是瘸了腿的大黃狗,在潘順兒身前身後打轉,跟著向前走。


 


簡單的松木棺,小小的墳頭包,趙二聾子不識字,描著潘順兒提前寫好的字刻石碑。


 


山裡陰湿無人,潘順兒自顧自說話:「我圖謀你的院子和一圈豬,如今為你收屍立墳,也算兩清了。」


 


她想起什麼,雖知趙二聾子不愛理她,還是忍不住問道:「馮婆子有孩子嗎?若有一日回鄉,會來祭拜她嗎?」


 


被拐至今兩年多,潘順兒倒是從沒聽馮婆子提過子女。


 


宋姚氏那樣的千裡眼、順風耳,也沒和她嚼過這事。


 


倒是趙二聾子破天荒張口,嚇了潘順兒一跳:「都S了,才不會來。」


 


打開了話匣子,趙二聾子說起馮婆子的事。


 


「馮婆子年輕的時候,生了一對龍鳳胎,年畫娃娃一樣,」趙二聾子刻好了字,將石碑立在墳頭,「結果被人牙子拐走了。


 


「不知是男娃還是女娃,有一個被砍了半條腿,人牙子把斷腿扔在村口的歪脖子柳樹下,被馮婆子找孩子的時候撿到了。」


 


斷腿上裹著半截褲腳,是馮婆子親手繡的虎虎生威。


 


自打馮婆子撿著那隻斷腿,從此就瘋魔了。


 


她開始拐賣別人家的孩子。


 


有這樣一類人,她不怕自己過得不好,她隻怕別人過得比自己好。


 


憑什麼隻有我的孩子被拐走,旁人的孩子就圍在爹娘膝下?


 


憑什麼隻有我飽嘗被人偷孩子的痛苦,旁人的父母就不用?


 


公婆和丈夫受不了她發瘋,舉家搬走。


 


而她的心魂,被這隻斷腿絆在折柳鎮,自此執迷不悟,最終不得好S。


 


趙二聾子的幾句話,道盡一個可憐又可恨的馮婆子的一生。


 


潘順兒陡然想到舊事,問趙二聾子:「她的那雙兒女,可是虎年生的?」


 


墳立好了,趙二聾子背起大黃狗,一邊往回走,一邊算道:「約莫十七八年前?可能是屬虎的吧。」


 


這便是當初馮婆子的一念之仁了。


 


恰逢槐花飄落,讓她想到兒女最愛吃槐花糕。


 


恰巧潘順兒與她的孩兒一般大,讓她想到自己的孩子若是還在身邊,大概也能長這麼高。


 


潘順兒想著,也許馮婆子早就想S了。


 


隻是舍不得、放不下、心結難解。


 


貪、嗔、痴、恨。


 


走到半路,她與趙二聾子分道揚鑣。


 


那是臨近城門的半截路,向西上山,就能走到她上一世禮佛的寺院。


 


鬼使神差的,她踏進寺門,捧著三炷香,心不在焉地拜佛,實則四下偷覷,想找找那個小沙彌。


 


上一世,在所遇皆惡的折柳鎮裡,小師父是唯一一個對她行善的人。


 


可環繞一圈,她也沒找見他。


 


想來小師父還在竹林修行,此後初一十五都來禮佛,便求機緣再相遇吧。


 


下了山,宋姚氏早早候在院門前,說要幫潘順兒清理馮婆子的舊物。


 


潘順兒拾掇好後院廢棄不用的一處雜物間,讓宋姚氏幫她都騰到這裡邊去。


 


宋姚氏又罵潘順兒蠢,「你也不怕她的魂兒尋著舊物,來找你報仇!」


 


潘順兒行得端、坐得正:「我與她真論下來,隻有她欠我的,沒有我虧她的。說到底這是她家老宅,她的東西也不過是些S物,留著有什麼要緊?」


 


抓著一隻鯉魚燈,潘順兒笑道:「這還可以用呢,等我年底買點彩墨,重新染一染,上元節便能提出去玩了。」


 


宋姚氏便也打量起來,幫潘順兒翻找還能用的東西。


 


翻著翻著,居然翻出一隻一模一樣的鯉魚燈來,宋姚氏笑嘻嘻地說道:「一個魚頭朝左,一個魚頭朝右,倒是一對兒!」


 


潘順兒一怔愣,明白這一對魚燈,大概就是馮婆子給自己的一雙兒女做的。


 


人心人性,真是復雜得很。


 


9


 


馮婆子被絞S的這年隆冬臘月,潘順兒攢夠了盤纏,啟程回鄉,去看三姐姐。


 


她對外隻說是自己想出去走走,以期能想起家在哪兒、家裡還有什麼人。


 


宋姚氏最舍不得她,千叮嚀萬囑咐,要她一路小心些。


 


路過集市,陶小谷依舊背著妹妹出來曬太陽,笑著看潘順兒:「願順兒姐姐早些想起家人,有家人相伴總是好的。」


 


潘順兒從包袱裡取出一塊紅糖糕,遞給背篼裡的陶小麥。


 


陶小麥難得醒著,雙手抱住紅糖糕,張大嘴巴要啃,露出掉了舊牙,還沒長出新牙的豁豁。


 


小麥和元寶一樣,都愛吃甜食。潘順兒的手藝好,各家搶著買,她總是會提前留兩份,給這兩個體弱多病的小姑娘。


 


出城前,她最後撫了撫陶小谷的鬢發。湊近細看,這個沉穩得和大人一樣的丫頭,竟然長得也和三姐姐有幾分像。


 


「希望等我回來的時候,你的妹妹,還有姚姐姐家的元寶,都能好起來。」


 


陶小谷猛地拉住她的手:「你若找回了家,難道還要再來折柳鎮嗎?」


 


潘順兒仰頭望了望湛藍的天。


 


又是這般萬裡無雲,宛如長河的天色。


 


「我哪有什麼家,我早在折柳鎮扎根了。」


 


說完這話,潘順兒租了馬車出城,走了一天多,才恍惚記起,自己上一世說過類似的話。


 


那時,也是在搪塞折柳鎮的人,她說:「是啊,兒女便是娘最大的牽絆,這是我的命,我就該在這折柳鎮裡扎根。」


 


同樣都說要在折柳鎮扎根,前一世她拼命逃離,這一世卻鐵了心留下。


 


說白了,能絆住人的,始終是自己的選擇,再不是旁人。


 


趕了七八天路,臘月的末尾,潘順兒踩著黎明前的夜色進了村。


 


她故意包了頭巾,將臉遮住,隻露出一雙圓圓的杏仁眼。


 


即便不戴頭巾,半張臉的傷疤,大概也沒幾個人能認出她。


 


才走到村口,幾個孩童放炮仗,撞到她懷裡,笑問客從何處來。


 


她換了折柳鎮的口音,說她來走遠房親戚,見一個表姐就走。


 


可她還是有意識避開方逢意可能出現的地方。


 


方家、碼頭、書塾,還有販魚的長街和種豆苗的菜地。


 


少年歲月,他幾乎跟著她走遍了村子的大街小巷。


 


避無可避,她隻能抄近路往自己家走。


 


她比上一世提前兩年找回家,此時大姐姐出嫁了,二姐姐應當還在家。


 


可巧,藏在老槐樹後,正好看到家中張燈結彩,要送二姐姐出嫁。


 


潘順兒想湊近去看看,二姐姐嫁的是什麼人。


 


上一世,她還沒來得及問這些家長裡短,還沒來得及去看看大姐姐和二姐姐,就被爹娘扔進河裡了。


 


但來往都是熟識的街坊,她不敢冒到前頭去,免得被人認出來。


 


天泛魚肚白時,迎親的隊伍敲鑼打鼓地來,新郎官騎著高頭大馬——


 


潘順兒卻一眼先認出來跟在新郎官後邊的男子。


 


是方逢意,一身繡紅鯉的喜服,騎著一匹棗色的駿馬,跟著新郎官來接親。


 


當年的少年郎,似乎長高長壯了些。


 


依舊明眸善睞,依舊清正端方。


 


久久移不開視線。


 


直到新郎官接了二姐姐出來,潘順兒才急忙探看——


 


二姐夫原來是方逢意一同長大的好友,榮歸故裡做縣丞的鄭清庭。


 


這樁婚事,全靠方逢意和盧三姑娘盧琬賢搭線撮合。


 


自打四妹妹失蹤後,盧琬賢便是姐妹裡最小的。


 


人小志氣卻高,大姐姐的婚事已然板上釘釘,那至少再幫幫二姐姐。


 


總不能讓她們姐妹四個,都被推進火坑裡吧?


 


雖然都是良善,但盧琬賢比四妹妹潑辣豪氣許多。


 


盧琬英不知道,上一世,自打她被人牙子拐後,方逢意一蹶不振了好些日子。


 


正是她三姐姐,逮著方逢意便是迎頭一耳光:「琬英隻是失蹤了,不是S了!你有爛在家裡等S的膽量,倒不如出去尋一尋!


 


「我不恨我是個女兒身,我隻恨這世道不看重女孩們,不準我去走南闖北。否則我也求不到你頭上!」


 


一語驚醒夢中人,「走南闖北嗎?」


 


方逢意這才去投了鏢局,從此有了盼頭。


 


盧琬賢還交代方逢意,若是遇見人品貴重、家世清白的好兒郎,記著為她家二姐姐牽個線。


 


方逢意左思右想,身邊最好的兒郎,便是自小玩到大的鄭清庭。


 


書香世家,鄭清庭又肯吃苦讀書,如今還榮歸故裡,自然是頂好的歸宿了。


 


盧二姑娘面慈話軟,不敢相見,全憑爹娘做主。


 


盧琬賢打眼一看,便衝到爹娘面前,軟硬兼施,抓他們的心坎:「爹娘豈不知咱們家是什麼光景,還挑三揀四呢?鄭清庭好賴有一官半職傍身,士農工商算下來,可比那些有幾個臭錢的商人有前途。」


 


阿爹眼珠子一轉:「也是,若將來升了官,還能提攜你兩個弟弟呢!」


 

熱門推薦

全家假死後,我殺瘋了

全家假死後,我殺瘋了

"出差回來,爸媽和妹妹全部葬身大火。 他們死後,債主找上門。 債主說:「父債女償。」 我白天上班,晚上送外賣。 一天隻睡 4 個小時,三餐饅頭就鹹菜,從 90 斤胖到 200 斤,壓力肥。 一天晚上,我照例送外賣。 門開了,我愣在原地。 站在我面前的,是已經「死去」的爸媽。 我一眼就認出了他們,他們卻說我認錯了人。"

人面獸心

人面獸心

"我體重高達兩百斤,卻擁有京中最貌美的獸人。 為了救他,我忍著屈辱,穿上清涼的舞衣。 顫動的肥肉惹得臺下貴人們一陣陣的發笑。 我纏綿病榻時,他卻在我床頭,親昵得蹭著嫡姐的手。 「等這豬婆死了,您做我的主人好不好?」 我抹了把臉,以為自己聽錯了。 原來,我費盡心血養大的小狐崽不愛我。 他和世人一樣,都喜歡貌美的嫡姐。"

一心

一心

"我剛得知自己有孕,還沒來得及告訴夫君薛璟,就死了。 所有人都以為我是墜崖而死。 隻有夫君的表姐楊婉清楚。 我是被山匪凌辱至死,拋屍崖下,一屍兩命。 再睜眼,我回到了去薛府議親那日。 楊婉將捧著的熱茶潑向自己,對我嘲諷道: 「阿璟最討厭女子驕縱跋扈」 我衝她冷笑不已。 抬腳將她踹翻在一地碎瓷上: 「這驕縱跋扈的罪名我可不能白擔了不是?」"

和離後夫君大齡尚公主

和離後夫君大齡尚公主

"夫君致仕那日,我張羅一大桌菜。 因席面還差他最愛的一味糕點,我出府採買。 卻聽街頭巷尾都在議論: 「長公主今日為江尚書舉辦致仕宴,江尚書作畫一幅,引得長公主開懷不已。」 「江尚書當年還是探花郎時,便與公主有過一段緣分……」 「他家裡那老婦人,哪裡比得上公主年輕漂亮?」 「要我看啊,江尚書與公主才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 成婚三十載,我為他生兒育女,操持中饋。"

登天梯

登天梯

"我無意間救下仙尊之子,卻被姐姐搶走功勞。 她拜入宗門求仙,成了冰清玉潔的神女,我卻因神血腐蝕,落得個毀容殘疾。 後來,因她一句: 「心魔還是死幹淨了好。」 我被母親灌下毒藥,又被仙尊之子生剜靈骨。 最後活活痛死。 再睜眼,我回到了救人的這一天。"

棠淩

棠淩

"大伯家被抄,爹娘冒著殺頭的風險救出了堂姐。 將她藏在府中如嫡女一般嬌養。 堂姐心生感恩,將她的流月琴贈與我: 「區區一把琴而已,你們家以身犯險將我救出,我對妹妹當以命相護。」 太後生辰那天,我攜琴博得頭籌,獲封了京城第一才女的名號。 回家路上,卻因追逐偷琴的小偷被推下山坡,失了記憶。"